捐助學驕子——李想
朱 東 輝
林海的紅松喲,波濤涌動,
小興安嶺的風啊,疾馳前行。
把李想用巨資助學的義舉,爭相傳頌,
剎時,文明伊春又刮起了一股慈善的旋風!
捐33萬元,這是好幾年辛勤汗水的結晶,
全是為了學校孩子們的冷暖和教育的興盛。
對33萬這筆豐厚的財富,如此慷慨助學,
著實讓吝嗇鬼及追求享樂者為之震憾和動容!
這年夏天,南岔二小的校園工地在沸騰,
拆舊門窗,購運砂子、水泥,車水馬龍。
你看,210套塑鋼窗戶丶大理石臺板的安裝啊,
讓500多名學生歡呼雀躍,內心暖意融融。
李想,這位年僅31歲丶樸實憨厚的年輕人,
為何能如此大手筆捐資,實現自已助學之夢?
教育世家長輩們義務做教具丶修桌椅的熏陶,
還有那大學夢的破滅,錘煉了他自強的心靈。
18歲學徒,19歲做生意,十幾年的拼搏,
常人以為,掙錢就該購房、買車,外出旅行。
而他見二小門窗破舊失修,聯想到責任與感恩,
富了應慈善的烈火啊,燃燒在他年輕人的心中。
林海挺拔的紅松喲,小興安嶺勁吹的風,
紛紛爭相把李想用巨資助學的義舉傳頌。
它給年輕人留下一個現實而深遠的課題;
在未來,人應該怎樣做,路應該如何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