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23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伊春生態經濟開發區規劃展示廳參觀“北沉香”產品,在聽取了公司總經理張桂俠關于“北沉香“工藝品的介紹后,對“北沉香”贊許有加。自此,張桂俠和她的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。幾年來,她按照“木藝+文創+研學+旅游”多業態融合的綜合體經濟發展模式,建設起“永達木藝文化旅游研學體驗基地”項目,建起一個多業并舉、多業繁榮的產業綜合體,為我市綠色轉型發展、人員就業安置作出貢獻。
走進永達北沉香體驗館,濃濃的“北沉香”味道撲面而來。置身其中,仿佛走在了森林里。體驗館有一間屋子,是手工師傅曾兆軍的工作室。已經在這里工作七年的他,每天都在研究如何提升雕刻技術。曾兆軍說,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,這讓從小就喜歡做手工、美術的他有了用武之地,隨著雕刻技術的日臻成熟,他的收入也比從前多了一倍。
北沉香,俗稱紅松明子,由紅松松脂沉積形成。由于油脂豐富,非常易燃,過去常被林區百姓用來引火,F在被開發設計制作成工藝品,既是廢物利用,更是產業轉型。習近平總書記對伊春轉型發展的關注和厚望,為木藝加工這個小產業注入了發展的強大動力。幾年來,隨著產品在市場上的熱銷,永達木藝企業的“北沉香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,品種也更加豐富!氨背料恪备、生態木藝畫、家居裝飾品、旅游紀念品等,美不勝收的品種讓“北沉香”走進大眾視野。而不斷提檔升級的產品質量,也讓“北沉香”身價倍增。
搭上林區經濟轉型發展的快車,張桂俠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。2018年,她創建了“永達木藝文化旅游研學體驗基地”,探索“木藝+文創+旅游研學”融合創新發展之路。通過設計講述林區故事的研學課程和開發具有林區特色的文創產品,打造了“永達森林俠”的生態研學品牌,以“木藝+”的模式,成功衍生出“產、學、研、游、創、教”綜合發展的產業基地。自運營以來,基地先后被授予“全國少年兒童生態道德教育基地”、“黑龍江省研學體驗基地”、“黑龍江省科普示范基地”、“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”“第二屆黑龍江省旅發大會承辦先進集體”等榮譽稱號。張桂俠介紹說,她將在豐富林區旅游產品內涵、傳播“北沉香”文化方面繼續發力,讓來到伊春的游客可以在雕刻師傅的指導下,自己動手制作“北沉香”工藝品。
目前,全市年產量在3000件以上的木制工藝品企業有20多戶,已經開發出800多個品種。作為我市木制工藝品的領軍者,張桂俠正帶領公司員工,在推進“北沉香”產業發展、林區經濟轉型的道路上持續發力。
(來源:烏翠區文明辦)




